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盟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盟应急管理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近日,盟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盟应急管理局会同盟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务局、农牧局、文旅广电局、盟能源局、林草局、气象局等部门,对2025年一季度全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一季度,我盟自然灾害以干旱、大风、降温、寒潮、降雪、风雹、沙尘暴、凌汛为主。具体如下:

一、气候趋势预测

阿盟气象台对降水量和气温的预测:

降水量:1月降水:全盟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少0~2成;2月降水:全盟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少0~2成;3月降水:东南部地区(阿左旗南部、高新区、 孪井滩示范区)降水量较常年多0~2成,其余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少0~2成。

气温:1~2月气温:全盟平均气温较常年高0~1℃;3月气温:全盟平均气温较常年高1~2℃。

二、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一是干旱灾害。预计春季全盟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有阶段性低温;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额济纳旗、阿右旗、阿左旗北部将有阶段性春旱发生。建议春播期关注降水过程预报,抓住有利时期进行播种,提前做好蓄水和抗旱保墒工作。

二是风雹灾害和沙尘暴灾害。 预计2025年1月至2月全盟平均大风日数接近常年,为2天,3月全盟平均大风日数接近常年,为3天;预计2025年1月至2月全盟无大范围沙尘暴过程, 3月全盟平均沙尘暴日数接近常年,为2天。阿拉善盟境内 G7京新高速、G213线、G307线、G331线、S218线、S227线、S315线部分路段易出现沙阻情况,建议交通部门及时清理。大风天气可能会出现高空悬挂物吹落、危墙倒塌等情况,建议住建部门督促做好排险加固工作。

三是森林草原火灾。2025年第一季度森林草原高火险等级较低。气候条件方面,预计受气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不易出现高火险天气。火源因素方面,贺兰山、胡杨林保护区可燃物载量大,植被茂盛,人为活动较多,火源管控难度大,需重点巡护。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火源管控,加强预警监测,加强值班值守。

四是凌汛灾害。由于近期降雪频发,低温持续时间长,今冬有可能面临强寒潮和更复杂的气候条件,加之影响凌情变化的热力、水力及河道边界条件等因素复杂多变,防凌形势不容乐观,做好防凌相关工作至关重要。建议一是全面落实防凌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凌责任制,将重点区域、重点河段、重要工程、重要环节的防凌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和责任人。二是强化监测预报。完善“四预”措施,密切关注“五情”;加强监测预报,做到凌汛期全过程、多要素的监测,及时掌握气温、流量、水位、流凌、封河等情况。三是做好隐患排查。在凌汛期前重点检查防凌责任落实情况,防凌预案编制修订情况,沿河堤防及险工险段巡查值守方案制定落实情况,河道清障情况,是否及时清除影响行凌的生产堤、施工栈桥、临时施工道路及河道堆积物等障碍物,确保防凌安全。四是做好物资储备。提前落实黄河防凌物料物资、机械设备、抢险力量。

五是降温、寒潮、降雪等低温雨雪冰冻气象灾害。一季度我盟易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风、降温、寒潮、降雪。建议一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防范冷空气活动带来的降雪或阶段性低温影响,要密切关注强降雪和强降温天气给居民生活、交通出行和农牧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加强对城镇供气、供热、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市政公用设施及配套、附属设施运营的安全排查,组织好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和保障,储备必要医疗物资,加强重点道路、重点路段和车站、机场等重点部位巡逻和管控,关键时刻确保供应和畅通。三是做好饲草料储备、畜禽防冻保暖措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四是提前对安全性能较差的房屋、大棚、厂房等建构筑物进行排险加固,对难以加固的要弃用停用。五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大风、暴雪、道路结冰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极端天气预警信号。

六是地质灾害。需注意防范沿山公路、贺兰山景区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强降水后,注意防范阿左旗营盘山生态公园滑坡地质灾害。建议一是交通部门加大对贺兰山沿山地区公路两侧巡护,防范短时强降雨导致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文化旅游部门督促企业加强贺兰山景区内道路两侧巡查,及时排除危岩体;三是加大对阿左旗营盘山生态公园的巡查频度,加强监测预警,防范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四是联合盟气象局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在极端气象天气发生前,利用多种媒体及时向群众、工矿企业、社会各界等受威胁对象发送预警信息及时避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五是各旗区自然资源部门要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机制,要协助各苏木镇政府组织力量深入到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开展防灾知识宣传,使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突发前的征兆和发生时的紧急避让方法,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避免人员伤亡。

七是草原鼠虫害危害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草原鼠虫害呈平稳增加,以中度发生为主。由于害虫具有的暴发性特点,不排除易发区、常发区有出现高密度发生的可能。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全盟新发生各类林业有害生物23.5万亩左右,整体以轻度为主。建议一是建立并完善林草生物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护林员作用,做好辖区内的日常监测,努力做到“最及时的监测、最准确的预报、最主动的预警”。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做好农牧民测报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责任感。二是立健全防治工作新机制。完善和创新防控制度体系、政策框架和工作举措,深化防控领域改革创新。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市场活力,参与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加强林草绿色防控技术的系统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力度,鼓励基层部门与各高等院所、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技术优势,科学系统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有效遏制有害生物灾害快速扩散蔓延;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生态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实现科学、绿色和可持续治理。四是强化各部门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充分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健全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体系,落实旗区防治资金,做好灾情调查、防控物资准备、防控指导,扛起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责任。

供      稿:黄旭东

初      审:姚    冬

终      核:冯永涛

保密审查:苏晓悦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